从2011年河北联合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毕业到临涣矿地质测量科瓦斯办主任,侯国明早已褪去了青涩和稚嫩。12年来,他扑下身子、埋头苦干,始终工作在瓦斯防治第一线,逐步成长为矿井瓦斯防治队伍的“行家里手”。在刚刚结束的淮北矿业集团第十四次人才工作会议暨第十六次科技大会上,他手捧“淮北矿业集团拔尖人才”荣誉证书感受着荣光,这份荣光凝聚着他曾经奋斗的每一刻光阴,也照亮着未来的奋进之路。

2016年侯国明由海孜矿调入临涣矿工作,先后担任防突区副区长、瓦斯办主任。身份的转变让侯国明深深地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他主动减少休班的时间,专心致志投入瓦斯综合治理设计、治灾工程统筹等具体工作中,确保了矿井采掘安全、高效作业,连续多年实现了瓦斯“零超限”的目标。
作为瓦斯办主任,侯国明深知“一通三防”作为矿井“定海神针”的重要性。他不断强化制度建设,及时修订并补充完善矿井“一通三防”管理制度汇编。紧盯瓦斯综合治理“六项指标”考核,积极参与东、西翼瓦斯泵站智能化集控改造及地面采动井等重点工程设计及监督施工。严格“一钻孔一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及考核,推进矿井抽采“四化”水平稳步提升,实现瓦斯“以用促抽、抽用最大化”的目标。优化底抽巷穿层钻孔布孔方式,节省巷道工程量及钻孔工程量,优化率达到20%以上。推进瓦斯治理精细化管理,在9133底抽巷面内穿层钻孔施工时安装了孔底测压装置,有效解决了钻孔塌孔、孔内积水、堵孔冲洗等难题。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2021年、2023年矿井先后两次被集团公司授予“瓦斯治理示范矿井”荣誉称号。
创新是第一动力。侯国明深知创新对矿井发展的重要意义,围绕灾害治理、智能化建设等,思想解放、解放、再解放,争做创新“领跑者”。他积极参与通防系统各类创新及科研项目,带领团队开展小改小革和技术创新。六采区利用密集、大口径地面采动井抽采中煤组卸压瓦斯,完全取消了井下瓦斯抽采措施。在9136、9133底抽巷推广应用自动化钻机,形成条带钻孔“4+1”、面内钻孔“2+1”模块化施工组织,实现了条带钻孔单巷快速治理、面内钻孔双巷“齐头并进”,节约了瓦斯治灾的时间。不断改进创新瓦斯压力测定方法,尝试应用自动保压放水装置及在线压力测试传感器,实现“气水分离”在线精准测压,2022年被集团公司评为第十二届职工“五小”实用技术创新一等奖,并在全矿区推广应用。《创新治灾工艺聚焦安全高效钻探作业新模式》《复杂地层条件下地面井群高效抽采卸压瓦斯技术》分别荣获集团公司管理创新和科学技术三等奖。在矿井2022年召开的第五次人才科技大会中,瓦斯办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7项,被评为临涣矿“人才科技工作先进单位”,他同时被授予临涣矿“拔尖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为了提高全矿瓦斯治理水平,侯国明还主动承担起瓦斯治理业务培训的重担。针对职工打钻防喷使用不规范、抽采联管标准不高等问题,积极组织开展打钻防喷及抽采“四化”学习专题培训班,规范瓦斯治理队伍防喷孔操作,助力井下抽采“四化”标准稳步提升。在全矿范围内开展防突意识提升专题培训,提高全员对防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与瓦斯较量十余年,一路走来的每一步都扎实有力。展望未来,侯国明期待用自己的力量推动矿井防突工作信息化、数字化升级,早日建成“一通三防”灾害治理数字云平台,永远走在瓦斯治理的最前沿。
(审核:刘辉 责编:何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