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矿业集团“盾构”精神
精神内涵:
解放思想 敢闯敢试
开拓创新 勇争一流

精神来源:
采掘矛盾是制约矿井高质量生产的主要症结。面对淮北矿区岩巷单进效率不高和采区接替紧张的瓶颈问题,淮北矿业集团以问题为导向,把2019年确定为“岩巷攻坚年”,旗帜鲜明提出“岩巷重于煤巷、煤巷重于采煤”的理念,大力推进岩巷掘进装备及工艺创新,下决心打好一场“岩巷掘进攻坚战”。2019年12月20日,全国首套大倾角矿用盾构机——“淮盾1号”在袁店二矿成功实现试运转;2021年3月,袁店二矿井下岩巷19度上山极限盾构掘进创造了月进尺295米的淮北矿业集团纪录,企业开辟了岩巷安全快速掘进的新道路,形成了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开拓创新、勇争一流的“盾构”精神。
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如何提高矿井岩巷单进?淮北矿业集团把目光瞄向了用于地铁、隧道建设的国之重器——盾构机。但地层以下几百米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正负倾角、连续转弯等难题是地铁、隧道盾构施工所没有遇到的。面对袁店二矿最大落差达309米的30多条断层、破碎带,1300米的19度上山极限施工,使用盾构机没有先例可以借鉴。淮北矿业集团集中集团机关业务处室、袁店二矿、工程处、设备厂家等精兵强将,解放思想,摸着石头过河,敢闯敢试,克服困难挑战,成功设计并使用适应坡度±19度、水平转弯半径450米的“淮盾1号”盾构机,摸索总结出一整套复杂地质条件下盾构施工经验,为盾构机跨界成功“试水”提供了“淮矿方案”。
开拓创新、勇争一流。矿用盾构机“能用”是前提,“用好”是关键。为发挥矿用盾构机最大效能,淮北矿业集团创新提出11项盾构机适应性改造方案,构建5种盾构工艺围岩治理模式,攻克了围岩综合治理、后路运输优化、盾构机革新改造等一道道难关,特别是创新研制应用转弯皮带,破解了岩巷掘进长距离、大坡度、大拐弯连续化运输难题,先后创下月进尺260米、286米,乃至19度上山极限施工条件下295米的“淮矿纪录”。同时,成功穿过25条大断层,实现了淮北矿业集团岩巷盾构施工工艺历史性突破。
精神价值:
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开拓创新、勇争一流的“盾构”精神是高质量发展时代淮北矿业集团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淮盾1号”成功运用,为“淮盾2号”及今后更多的矿用盾构机投入使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进一步拓宽了淮北矿业集团发展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道路。在“盾构”精神的引领下,淮北矿业集团“十四五”高效矿井建设大有可为。